分享至

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
“他们只是小孩子不是故意的。”陕西渭南,一女子买了一辆新车,却没想到被五位小孩子当成蹦蹦床,踩坏了天窗,损失30000多元,而家长们却拒绝赔偿,女子便决定把他们告上法庭。

人生喜提新车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,女子买了新车之后也是一样的,她买了新车,高兴得看啥都顺眼。可她没想到,人在家中坐,祸从天上来,自己好好的新车竟然就被五个孩子给踩坏了。

女子是一位很规矩的人,车买回来之后,就规规矩矩地把车停到自己的车位上,这原本是很平常的事情。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让她无法接受。

通过当时的画面可以看出,当时这五个孩子玩得非常高兴,几个孩子把两辆车当成了蹦蹦床,从一辆车跳到另一辆车上。

其中这位女子的车比较新,孩子们更加喜欢,直接踩到车上蹦蹦跳跳。他们一会儿跳到车头上,一会儿从一辆车跳到女子的新车的车顶上,一会儿在车顶上快乐地蹦跳着。

也不知道这几个孩子到底玩了多长时间,大人们也没有阻止他们,他们在上面快乐地玩耍,兴奋地蹦跳,特别是女子的新车,似乎车顶上特别有弹性,他们蹦跳得更厉害。

殊不知再好的新车,也经不起他们强有力的小脚,很快女子的新车的天窗就被他们踩坏了,塌陷了下来。孩子们看到车被踩坏之后,孩子们似乎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,才四处散开。

当女子需要用车时,过来看到自己的新车面目全非,车上全是脚印子,女子就气不打一处来。她不知道这到底是谁的恶作剧,于是她查看了当时的画面。

竟然发现,五个小孩在上面愉快地蹦跳,简直就把她的车当成了蹦蹦床,而且蹦跳的时间持续了很长时间,都没有人阻止。

了解到事情的经过之后,女子便找到了这五名孩子的家长,本以为家长们会为孩子们的行为负责,却没想到没有一个孩子的家长愿意为孩子们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。

由于女子也知道孩子们还小,并不懂事儿,也不是故意蹦跳她的车,所以当她找到这些家长们时,她都是态度很好地跟这些家长说,希望能够心平气和地解决这件事情。

可当找她到这些家长之后,这些家长竟然都说,小孩子还小,他们不是故意的,所以他们不会赔偿。了解到这些家长的态度,女子很是生气,她觉得小孩子不懂事,难道大人们也可以不懂事儿吗?

小孩子破坏他人的东西,由大人来赔偿,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可到了她这里,怎么就变成了孩子不是故意的,然后就不赔偿了呢?

为了解决这件事情,女子报了案,民警赶过来之后,也是迅速找到这几位家长,希望家长们出来正面面对这件事情,承担起各自的责任。因为这五个孩子把女子的车损坏了,女子的损失高达三四万元,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
可是家长们依然拒绝沟通,也不愿意协商,依然拒绝赔偿。女子为了不把这件事闹大,又私下找这些家长协商,可是家长们的态度很坚决,认为这是小孩子的无意之为,因此拒绝赔偿。

经过努力之后,女子依然没有得到家长们的正面回答,他们也不愿意承担起各自的责任,于是女子准备好材料,决定把他们告上法庭。

在这件事情中,孩子们把女子的车踩坏了,他们的行为属于破坏他人财物的行为,对于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来说,这是违法行为,还有可能构成犯罪行为,但是这些孩子还不到十岁。

那么不到十岁的孩子从法律的角度来说,他们做了违法的事情该如何去处理?

子女非故意破坏别人财产的,父母一般是需要进行赔偿的。因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,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,当孩子造成他人损害的,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。
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,无民事行为能力人icon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icon造成他人损害的,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。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,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。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,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:不足部分,由监护人赔偿。

在这件事情中,孩子们把车当成蹦蹦床,随意蹦跳,毁坏女子的车,虽然他们的行为不是故意的,但他们的行为显然是不对的,那么作为家长应当赔偿。

子不教父之过,孩子们不懂事,但是作为孩子的父母不能不懂事,除了日常需要正确引导孩子之外,孩子犯下的错误,家长也应当承担。

对于孩子们破坏女子的新车,家长们拒绝赔偿的事情,大家有何看法?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